|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79

题名/责任者:
清代翰林院与文学研究/潘务正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
ISBN及定价:
978-7-01-013385-0/CNY55.00
载体形态项:
436页;23cm
个人责任者:
潘务正, 1974- 著
学科主题:
文官制度-研究-中国-清代
学科主题:
中国文学-古典文学研究-清代
中图法分类号:
D691.42
中图法分类号:
I206.2
一般附注:
本书的出版得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清代翰林院与文学研究” 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科 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古代文学重点学科资助
书目附注:
有书目 (第416-434页)
提要文摘附注:
翰林院是人才渊薮, 自唐以至明清, 朝廷均将其时文名卓著的文士选入翰林, 为天下士子树立典范, 以致有翰林有“学者宗师”之誉。翰林院与文学关系极其密切, 清代尤为显著。其时很多著名文士都有翰林经历, 如朱彝尊、陈维崧、何焯、王士禛、方苞、査慎行、纪昀、沈德潜、袁枚、翁方纲、法式善、程恩泽、沈曾植等。词臣职责、词垣风气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产生明显影响。王士禛诗风由宋返唐就是在清初翰林院宗唐黜宋的背景下形成的; 方苞古文理论中提倡文体的雅洁、纯洁, 也是由于康熙对翰苑文风的特殊要求而致。翰林院各种考试中律赋最重, 因此促进律赋的兴盛, 乾嘉时期馆阁之外赋创作也以翰苑风尚为标准。翰林院风气对社会的导向作用在清代至为凸显, 词垣中立韩愈为土地神, 这一做法被整个民间效法; 翰苑中的文风也被作为学政的翰林院推行到各个省份, 翁方纲督学广东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翰林官还负责编选总集, 拟制文告, 出使告祭, 这些都对清代文学发展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以专题的形式, 将文学与制度、文化结合, 探讨清代文学受这些因素制约而具有的特殊发展规律。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书刊状态 定位
D691.42/3221 2019709  - 北书院二楼     保留本 定位
D691.42/3221 2019710  - 3楼南马列政治借阅室     可借 定位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