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72
- 题名/责任者:
- 重建与突围:1980年代小说的家庭叙事研究/王莉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
- ISBN及定价:
- 978-7-5203-2936-1/CNY79.00
- 载体形态项:
- 213页;24cm
- 并列正题名:
- Rebuilding and sortie:research on the family narrative of the fictions in the 1980s
- 其它题名:
- 1980年代小说的家庭叙事研究
- 个人责任者:
- 王莉, 1975- 著
- 学科主题:
- 小说研究-中国-当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I207.42
- 一般附注: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责任者附注:
- 王莉 (1975-), 女, 副研究员, 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学批评研究。1999年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 2002年研究生毕业, 取得文艺学硕士学位, 同年进入大连民族大学工作, 2013年取得文学博士学位。自2002年以来, 在《当代文坛》《文艺争鸣》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30篇, 主持科研项目6项, 其中省级项目2项, 市级项目1项。科研成果包括80年代小说研究、女性文学创作研究及作品评论、底层文学等研究方向。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200-211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家庭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一个贯穿性的叙事对象。80年代之初, 人道主义思潮重新赋予了家庭血缘伦理“人性”的正面价值, 家庭由被侵入、被借用、遭抵制的场域转换为反思的载体和“人性”复归的家园。从爱情与婚姻、性别话语、父子秩序三方面分析了80年代小说的家庭图景, 概括出“离家-回家”等三个叙事模式。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 80年代小说存在着一个“回家”的方向和情结。80年代前期小说中民族国家话语对家庭采用了规范-借用并举的叙事策略, 家庭表象维持着家国一致的整体性;80年代中后期, 民族国家话语的撤退和消费主义的扩张促成了个人话语与家庭再度联合。家庭表象具有中介性、历史化的特征。
全部MARC细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