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27
- 题名/责任者:
- 古籍数字化规范数据采集实践/赵大莹, 陈红彦等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学苑出版社,2020
- ISBN及定价:
- 978-7-5077-6061-3/CNY98.00
- 载体形态项:
- 279页:图;24cm
- 个人责任者:
- 赵大莹 著
- 个人责任者:
- 陈红彦 著
- 学科主题:
- 数字技术-应用-古籍整理-数据采集-规范化-研究-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G256.1-39
- 责任者附注:
- 陈红彦, 女, 1987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毕业, 同年入国家图书馆从事古籍整理、编目、保护、管理、文化推广和人才培养工作。赵大莹, 2006年硕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现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 唐史专业, 同年始在国家图书馆善本特藏部敦煌文献组工作。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275-279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古籍数字化是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而逐渐发展起来的新领域, 属于古籍整理的范畴。多年来, 中文古籍数字化工作的现状、方法、机制等问题, 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特别是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后, 国内的古籍数字化工作发展迅猛。以国家图书馆为代表的公共图书馆, 先后开展大量古籍普查与书影采集, 专题古籍数字化建设等大小不同的数字化项目, 获得了大量数字化数据, 也积累不少工作经验。随着资金投入的日益增多, 有必要对古籍数字化的对象数据、元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 这样的数据才能有长期存储的价值, 这样的服务才能与国际接轨。通过调研欧、美、日重要图书馆的数字化项目, 我们对古籍数字化现状有了基本认识, 更希望在相对一致的标准和规范下, 做好数据建设, 为将来的“数字中国”建设, 贡献古籍特藏的精品数据。这个小册子有对不同类型的古籍善本数字化项目的作业布局、工作流程、操作要点的归纳; 有从藏品提取、审批、交接、扫描、扫描衬纸、质量检查、数据存储、数据加工、交接单制作, 继而扩展到特藏文献的流程规范, 还有全流程的安全规定。希望通过这样的总结归纳, 能够实现对古籍数字化的全流程规范化管理, 最大限度地保证藏品的安全和数据质量。也希望其他的加工单位参考这些经验总结, 不再走弯路。
全部MARC细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