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首记录 上一条 1 / 3 下一条 尾记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88

题名/责任者: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研究/刘灿华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ISBN及定价:
978-7-5203-8551-0/CNY78.00
载体形态项:
235页;24cm
并列正题名:
On the systems of lenient treatment for admitting guilt and accepting punishment
丛编项: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后文库
个人责任者:
刘灿华
学科主题:
刑事诉讼-量刑-研究-中国
中图法分类号:
D925.210.4
责任者附注:
刘灿华,广东东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博士后(刑事诉讼法学方向),北京大学法学博士(刑法学方向)。兼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法制研究中心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案例法学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犯罪学学会理事、《网络信息法学研究》副主编。
书目附注:
有书目 (第250-269页)
提要文摘附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完善刑事诉讼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2018年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法律地位。本书以改革的思维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进行系统性研究。一方面,对刑事速裁程序试点改革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试点改革情况进行理论总结,从规范定位、法治化进程、规范内容等方面对改革进行规范解读,总结试点改革的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以及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另一方面,从“理论建构”的维度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改革进行反思,为未来改革建言献策。“认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罪协商机制,我国在构建认罪协商机制时,要从义务本位主义走向权利本位主义,从有效辩护等方面着手构建科学合理的控辩协商规则。从宽处理既包括刑法意义上的从宽处罚,也包括刑事诉讼法意义上的从宽处理,甚至还包括刑事执行法意义上的从宽待遇。改革要坚持正确的效率观,实现更高层次的公正与效率的统一。除“审判从简模式”外,诉讼“从快”的实现方式还包括权力扩张模式、结构变革模式、权利保障模式和科技促进模式,不能将效率提高直接等同于审判程序从简。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定位
D925.210.4/0292 2381662   北书院一楼     保留本 定位 北书院一楼
D925.210.4/0292 2381663   3北法律借阅室     可借 定位 借还中心(服务台)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