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45
- 题名/责任者:
- 社会自我批判论/陈新汉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 ISBN及定价:
- 978-7-5203-9353-9/CNY129.00
- 载体形态项:
- 379页;24cm
- 丛编项:
-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丛书
- 个人责任者:
- 陈新汉, 1947- 著
- 学科主题:
- 社会批判论
- 中图法分类号:
- C91
- 责任者附注:
- 陈新汉,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价值哲学学会副会长。国家2级教授。学术成就:曾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重点课题《价值论视阈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08ZX005);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一般课题《民众评价论研究》(01BZX015)、《社会自我评价活动机制批判》(06BZX009)项、《评价论视域中的社会自我批判研究》(14BZX00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权威机构评价活动机制研究》(01JA720001);教育部专题课题《关于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的若干思考(10JDJNJD18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邓小平认识论思想研究》等三项。先后发表的著作22本,其中专著13本,其中《自我评价论》入选2010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等发表共40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摘》详细摘载9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详细摘载9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50多篇。获上海市高校首届教育名师奖等奖项20多项。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372-377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其一,马克思的批判正是资产阶级社会实现的一种意义上的体现为“自我阐明”式的自我批判。其二,从评价论角度来理解社会自我批判的意蕴。(1)评价、自我评价和社会自我评价是社会自我批判的理论基础;社会自我批判具有“人体解剖”式的深刻性。(2)社会自我批判包括两个环节和两种态势。(3)社会自我批判是人文精神的生动体现。(4)社会自我批判机制中的“忧患意识”、“实践意志”和“真”等范畴。其三,从评价论角度分析人民主体在社会自我批判中的作用。(1)社会自我批判视域中的人民概念。(2)利益是人民意愿表达的根本动因。(3)“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两环节中的人民主体作用。(4)社会自我批判中的“世界历史个人”与人民主体作用。其四,从社会自我批判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改革及其深化。
全部MARC细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