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42

题名/责任者:
多元视角下壮语与泰语谚语比较研究/周艳鲜, 何丽蓬主编
出版发行项: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
ISBN及定价:
978-7-5203-8065-2/CNY90.00
载体形态项:
256页;24cm
个人责任者:
周艳鲜 主编
个人责任者:
何丽蓬 主编
学科主题:
谚语-对比研究-壮语-泰语
中图法分类号:
H218.3
中图法分类号:
H412.3
责任者附注:
周艳鲜,女,壮族,广西民族大学教授,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美国密苏里大学口头传统研究中心访问学者。从事壮族口头传统文化、民族典籍翻译和生态美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承担省厅级课题近20项,出版著作5部,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国家级教学奖励3项等。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高水平创新团队及卓越学者计划人选。何丽蓬,女,壮族,百色学院泰语教师,讲师,泰国清迈大学泰语教学专业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泰语教育、中泰语言文学及翻译研究。主持省厅级课题3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课题2项,发表论文十余篇,曾获得自治区级二等奖等多项教学奖励。
书目附注:
有书目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从语言、文化、文学等多视角,围绕壮、泰谚语的文学属性、语言属性和文化属性进行深入细致地解读或对比分析。壮、泰语谚语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与语言特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文学属性较为相似,但是语言与文化属性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是由于两个民族历史演变和社会变迁的结果。构建多元视角下壮、泰语谚语比较研究的理论框架,为世界谚语文化交流和不同民族的谚语比较研究提供借鉴。通过壮、泰民族的谚语比较研究,探寻两个民族的语言同源关系及历史文化渊源关系,增强两个民族的语言与文化认同感,将会促进壮、泰民族传统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促进民心相通。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定位
H218.3/7752/ 1 2407591   北书院一楼     保留本 定位 北书院一楼
H218.3/7752/ 1 2407592   11楼北语言学外语借阅室     可借 定位 11楼北语言学外语借阅室
H218.3/7752/ 1 2407593   11楼北语言学外语借阅室     可借 定位 11楼北语言学外语借阅室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