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92

题名/责任者:
猛将还乡: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赵世瑜著
出版发行项: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ISBN及定价:
978-7-5201-8905-7 精装/CNY118.00
载体形态项:
507页:图 (部分彩图);24cm
其它题名:
洞庭东山的新江南史
丛编项:
鸣沙;007
个人责任者:
赵世瑜, 1959- 著
学科主题:
地方史-研究-华东地区
中图法分类号:
K295
书目附注:
有书目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为北大历史学系教授赵世瑜的最新著作。作者认为“富饶的文献与‘贫瘠’的田野”是传统江南史研究不太注重田野观察的两大原因。尽管江南的传世文献十分丰富,但主要是代表士绅意识形态的文献。实际上,作为田野观察对象的生活世界(人的思想、活动与行为)从来不会“贫瘠”,但对于跨时间观察的历史田野来说,如今历史地图上看到的水乡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由于江南地区的“发达”与“现代性”,我们不太清楚宋元,甚至明代江南人从水乡到陆地的生活世界的样态。本书聚焦于东山地区的聚落开发。东山、西山原隶属于苏州吴县,乾隆之后归太湖厅管辖。这里的渔民陆续陆居的过程在江南的不同时空中多有发生。雍正二年在直隶总督李维钧的奏请下,刘猛将因被视作驱蝗之神祇而被列为国家正祀,这恰恰反映了水上人由渔业向农业的转化。于江南而言,东山作为一座岛屿自有其地理特殊性,但与江南地区水乡成陆的过程应是基本一致的。在此基础上,应该能够重新讨论考虑滨岛敦俊的江南无宗族的观点,以及吴滔对宋元时期江南市镇产生机制的思考。当下东山地区遗留的仪式传统是对传统的追忆,而洞庭东山的社会结构过程则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宋元江南史的模型。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定位
K295/4441/ 1 2396784   北书院三楼     保留本 定位 北书院三楼
K295/4441/ 1 2396785   6楼南中外历史借阅室     可借 定位 6楼南中外历史借阅室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