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16
- 题名/责任者:
- 外出就业、半城市化与供给潜力: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申鹏, 胡晓云著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8
- ISBN及定价:
- 978-7-5141-9692-4/CNY56.00
- 载体形态项:
- 244页:图;24cm
- 并列正题名:
- Alternative employment, semi urbanization and supply potential:study on the transfer of rural labor in China
- 其它题名:
-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 个人责任者:
- 申鹏 著
- 个人责任者:
- 胡晓云 著
- 学科主题:
- 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研究-中国
- 中图法分类号:
- F323.6
- 一般附注:
- 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项目(131110) 贵州省农林经济管理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项目(GNYL[2017]002) 贵州大学文科重大科研项目(DZT2016005) 本书由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学术创新团队(2015MC007)经费资助出版
- 责任者附注:
- 申鹏,博士,贵州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复旦大学博士后。胡晓云(男),贵州大学管理学院农林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在《新疆农垦经济》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
- 书目附注:
- 有书目 (第234-242页)
- 提要文摘附注:
- 本书内容简介:受经济全球化及国内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发展步入了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影响了中国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外部环境,迫切需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而供给侧改革的首要任务是制度创新。“十二五”以来,中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已经出现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的趋势。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为研究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供给趋势问题,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和城镇落户的对策建议创造了条件。由于不同时期的制度变革及其政策变化,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经历了急剧流动、曲折起伏发展和劳动力有限供给的“新常态”阶段。这就需要在制度和政策设计上关注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转型的有效联动,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和迁移,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
全部MARC细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