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83
- 题名/责任者:
- 家:家园、家族与消逝中东的回忆/(美) 安东尼·沙迪德著 阎纪宇译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19
- ISBN及定价:
- 978-7-5086-9867-0 精装/CNY78.00
- 载体形态项:
- 355页:图;24cm
- 其它题名:
- 家园、家族与消逝中东的回忆
- 个人责任者:
- 沙迪德 (Shadid, Anthony), 1968-2012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阎纪宇 译
- 学科主题:
- 纪实文学-美国-现代
- 中图法分类号:
- I712.55
- 出版发行附注:
- 本简体中文版翻译由台湾远足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卫城出版授权
- 责任者附注:
- 安东尼·沙迪德 (1968-2012),黎巴嫩裔美国记者,曾任职美联社、《纽约时报》《波士顿环球报》和《华盛顿邮报》,长期驻派中东,2004和2010年凭伊拉克战争报道,两度获得普利策国际报道奖。2002年在约旦河西岸报道时被射伤肩膀和脊柱,2011年因报道利比亚独裁统治遭政府军扣留,2012年叙利亚内战期间,因气喘病发作身亡。本书是沙迪德的第三本作品,在他去世一个月后出版,入围2012年美国国家图书奖非虚构作品终选名单。此前有作品《先知的遗产: 独裁者、民主人士与伊斯兰的新政治》和《长夜将至: 美国战争阴影下的伊拉克人民》,报道见于《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阎纪宇,台湾大学中国文学研究所硕士,长期从事跨领域翻译与国际新闻报道工作。
- 提要文摘附注:
- 在这本书中,作者写了他的家族史:沙迪德是一个无法安身立命的家族,从沙迪德的祖母那一代开始就开始背井离乡,远赴大洋彼岸。当他们想到“家”,根源或地方意义的“家”,总是想到位于黎巴嫩马佳永的房子,它代表一份永不褪色的身份认同。修缮旧宅不仅是物理意义上的修整重建,更是在对家族历史乃至百年中东历史的回溯中,重建破碎的自我的过程。这两年间的记述,串起了沙迪德个人的经历和回忆、整个家族从黎巴嫩到美国的离散迁移史,以及中东的百年失落与命运。他将职业生涯所积淀的、对中东人民和历史的深刻体会融入讲述当中,人物鲜活,有血有肉,而历史则成为一道永无休止的细流,在个体身上留下印记。本书从家族出发,延伸到整个中东的历史文化,展现了近百年的历史发展和政治文化冲突,并与读者一起思考中东战乱和苦难背后的根源。
- 使用对象附注:
- 文学爱好者、文学评论人员及相关读者。
全部MARC细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