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89

题名/责任者:
媒介研究批评术语集/(美) W. J. T. 米歇尔, 马克·B. N. 汉森主编 肖腊梅, 胡晓华译
出版发行项: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9
ISBN及定价:
978-7-305-21167-6 精装/CNY75.00
载体形态项:
292页:图;27cm
统一题名:
Critical terms for media studies
丛编项: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媒介文化系列
个人责任者:
米切尔, (Mitchell, William John Thomas), 1942- 主编
个人责任者:
汉森 (Hansen, Mark Boris Nicola), 1965- 主编
个人次要责任者:
肖腊梅
个人次要责任者:
胡晓华
学科主题:
传播媒介-术语-研究
中图法分类号:
G206.2
相关题名附注:
原文题名取自封面
责任者附注:
责任者Mitchell规范汉译姓: 米切尔 ;责任者Hansen规范汉译姓: 汉森
责任者附注:
W.J.T. 米歇尔, 芝加哥大学英语语言文学系及艺术史系盖拉德·唐纳利杰出贡献教授, 在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9本专著。马克·B.N. 汉森, 杜克大学文学及视觉研究教授, 代表作包括《新媒介哲学》。肖腊梅,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文学博士, 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及批评理论。胡晓华, 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 文学硕士, 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书目附注:
有书目和索引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涉及一系列领域: 通信、哲学、电影与视频、数字文化等。该书定义或者说重新定义了这一新兴的混合领域的目标是什么, 阐明了激烈的争论背后的关键概念。本书以媒介研究的三大方法为前提, 分为几大板块: 开头部分通过审美来讨论媒介问题, 中间部分从技术出发, 焦点是媒介的机械层面, 以及革新创造如何改变个人经验和集体经验。最后的讨论与社会有关, 强调媒介在实现交流和集体关系的过程中所处的位置。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定位
G206.2/8454 2313401   北书院二楼     保留本 定位 北书院二楼
G206.2/8454 2313402   4楼北文化科学教体借阅室     可借 定位 借还中心(服务台)
G206.2/8454 2313403   4楼北文化科学教体借阅室     可借 定位 4楼北文化科学教体借阅室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