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149
- 题名/责任者:
- 论古今学问:坦普尔文集/(英) 威廉·坦普尔著 刘小枫编
- 出版发行项:
- 北京: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2021
- ISBN及定价:
- 978-7-5222-0123-8 精装/CNY69.00
- 载体形态项:
- 268页;22cm
- 其它题名:
- 坦普尔文集
- 丛编项:
- 西方传统 经典与解释
- 丛编项:
- 启蒙研究丛编
- 个人责任者:
- 坦普尔 (Temple, William), 1628-1699 著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刘小枫 编
- 个人次要责任者:
- 李春长 译
- 学科主题:
- 哲学思想-欧洲-文集
- 中图法分类号:
- B5-53
- 一般附注:
- 本书为“国家社科项目斯威夫特与古今之争研究(16BWW051)”的阶段性成果
- 提要文摘附注:
- 坦普尔爵士(Sir William Temple, 1628-1699), 出身于伦敦的英国文人、资深政治家, 乔纳森·斯威夫特(因《格列佛游记》而名闻中国)的老师, 1690年在伦敦发表了《论古今学问》(写于1689年)一文, 对学界的厚今薄古派发起攻击, 引发了伦敦的“古今之争”。我们一直以为, 发生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的“古今之争”是一场涉及文艺问题的论战。但在坦普尔看来, 厚今薄古派的内在冲动是文艺复兴以来两百多年欧洲新兴王国的崛起, 因此, 他反对欧洲新兴王国的政制建设摆脱古典传统和古典德性的规制。他在《论古今学问》中说, 西欧的日耳曼诸王国仅仅在近两百年才开始出现自己的学问, 与古希腊罗马学问相比, 更不用说与东方其他古老文明国度的学问相比, 只能算是学问上的幼儿。本书选编坦普尔围绕“古今之争”撰写的一系列文章, 向我们展示了历史上的英格兰在面临新旧政体抉择和精神传统去向时, 其关心国家命运与精神品质的智识人如何思考并出谋划策。
全部MARC细节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