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存书架(0) | 登录

MARC状态:审校 文献类型:中文图书 浏览次数:81

题名/责任者:
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的多维度研究/高迎泽, 张瑾著
版本说明:
第2版
出版发行项:
秦皇岛:燕山大学出版社,2018
ISBN及定价:
978-7-81142-640-3/CNY46.00
载体形态项:
275页;24cm
个人责任者:
高迎泽, 1975- 著
个人责任者:
张瑾, 1983- 著
学科主题:
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
中图法分类号:
H141
一般附注:
本书的出版得到燕山大学博士基金项目“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的资助, 立项时间2011年7月
责任者附注:
高迎泽, 男, 1975年9月生, 山西河津人。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 文学博士, 研究方向为汉语历史语法。张瑾, 女, 1983年7月生, 山西榆次人。毕业于燕山大学哲学系, 哲学硕士, 研究方向为语言哲学与逻辑学。
书目附注:
有书目 (第252-272页)
提要文摘附注: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动词的句法表现即动词能够携带多少论元、携带什么性质的论元, 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其语义预知。动词的意义实际上是一个“理想认知模型”(ICM)。(2) 句子的意义至少包含两个层面: 一个是命题义, 一个是语用义。在实际交际当中, 有些句子表达的基本是命题义, 只有很少的语用因素, 其句法表现接近于动词的ICM。有些句子表达的语用义多一些, 而语用义可以引起句子结构很大的改变。(3) 及物动词在表达命题义时, 句子中只出现其语义上蕴含的论元。如果及物动词语义上蕴含的论元没有出现, 或者虽然出现但不在应有的位置, 就可以认为是语用因素造成的句法补偿。在此基础上, 本书考察了上古汉语中数十个动词的句法表现, 基本上验证了以上对及物动词句法表现的认识。
全部MARC细节信息>>
索书号 条码号 年卷期 馆藏地 书刊状态 还书位置 定位
H141/0033/ -2 2253166   北书院一楼     保留本 定位 北书院一楼
H141/0033/ -2 2253167   11楼北语言学外语借阅室     可借 定位 11楼北语言学外语借阅室
H141/0033/ -2 2253168   11楼北语言学外语借阅室     可借 定位 11楼北语言学外语借阅室
显示全部馆藏信息
借阅趋势

同名作者的其他著作(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请输入下面显示的内容
  证件号 条码号 Email
 
姓名:
手机号:
送 书 地:
收藏到: 管理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