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读格式显示(MARC)
- 000 01571nam0 2200301 450
- 010 __ |a 978-7-5203-2456-4 |d CNY98.00
- 099 __ |a CAL 012018073478
- 100 __ |a 20180619d2018 em y0chiy50 ea
- 200 1_ |a 现代诗 |A xian dai shi |e 接受响应论 |d = Modern poem |e the reception-response theory |f 陈仲义著 |z eng
- 210 __ |a 北京 |c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d 2018
- 215 __ |a 384页 |c 图 |d 24cm
- 320 __ |a 有书目 (第368-380页)
- 330 __ |a 本书在中西平等对话的第三路向上,告别多来的本质主义与独断主义,既为“文本中心”的文本自足·自立自洽的客观性大力挖潜,也为“读者中心”的分争接受放量,疏浚接受中相对自由随机主观的“通道”。在充分阐释诗歌接受的“这一个”属性、特点、难点、要点、影响因子、特殊取径、有效性、经典化、“误区”(包括误读、细读)等问题基础上,尝试提出诗歌文本的形式规范与诗歌接受的“哑铃”模型,以及以感动为主导的“四动”接受细化图式,藉此在文本客观性与接受主观性的长期龃龉中进行“协商”,撩开问题的迷雾,探询好诗的接受标准、接受尺度与品级序列。这对于当下诗歌界规矩失范、尺度颠倒、质量下滑,有着重要的现实纠偏意义,对于诗歌的创作、阅读、鉴赏、阐释、批评、评估,将起着较大的推进作用与参照作用。
- 510 1_ |a Modern poem |e the reception-response theory |z eng
- 517 1_ |a 接受响应论 |A jie shou xiang ying lun
- 606 0_ |a 新诗 |A xin shi |x 诗歌研究
- 701 _0 |a 陈仲义 |A chen zhong yi |4 著
- 801 _0 |a CN |b NMU |c 20180619
- 905 __ |a SCNU |f I106.2/7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