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导航 >> 外国哲学[分类号: B3~B7 ]
题名 | 责任者 | 出版信息 | 索书号 | 借阅次 | |
1 | 西西弗的神话:加缪荒谬与反抗论集 | (法) 加缪著 | 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 | B565.59/2000/ 3 | 7 |
2 |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 | 叶秀山, 王树人总主编 | 凤凰出版社 2004-2005 | B5/6422/ 1 | 7 |
3 | 人性论 | (英) 休谟著 | 北京出版社 2007 | B561.291/0530/ 4 | 6 |
4 | 理想国:哲人政治家所写的治国纲要.全译彩图本 | (古希腊) 柏拉图原著 | 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5 | B502.232/1700/ 14 | 5 |
5 | 列斐伏尔“空间生产”的理论形态研究 | 孙全胜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 | B565.59/1987 | 5 |
6 | 空间生产的知识:列斐伏尔晚期思想研究:a study on Lefebvre's later period thought | 鲁宝著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B565.59/2730 | 5 |
7 | 西方哲学史 | 邓晓芒, 赵林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 B5/1764 | 5 |
8 | 理想国.第2版 | (古希腊) 柏拉图著 | 西莞出版社 2004 | B502.232/1700/ 8-2 | 5 |
9 | 西方哲学史.第3版 | (英) 伯特兰·罗素著 | 重庆出版社 2016 | B561.54/7510/ 21-3 | 5 |
10 |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 (德)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著 | 九州出版社 2007 | B516.47/8455/ 22 | 5 |
11 | 谈谈方法 | (法) 笛卡尔著 | 商务印书馆 2000 | B565.21/3470/ 3 | 5 |
12 | 论法的精神 | (法) 孟德斯鸠著 | 商务印书馆 1961 | D09/8000/ 2#1 | 5 |
13 | 社会契约论 | (法) 让·雅克·卢梭著 | 九州出版社 2007 | B565.26/7044/ 11 | 5 |
14 |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 (德) 叔本华著 | 商务印书馆 1982 | B516.41/9200#2 | 5 |
15 | 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 (德) 于尔根·哈贝马斯著 | 译林出版社 2004 | B516.59/0040/ 4 | 5 |
16 | 存在与时间读本 | 陈嘉映编著 | 三联书店 1999 | B516.54/7446/ 1 | 5 |
17 | 社会契约论, 一名: 政治权利的原理.第3版 | (法) 卢梭著 | 商务印书馆 2003 | B565.26/7044/ -3 | 4 |
18 | 理想国 | (古希腊) 柏拉图著 | 译林出版社 2012 | B502.232/1700/ 26 | 4 |
19 | 在哲学与艺术之间:德勒兹访谈录.修订版 | (法) 吉尔·德勒兹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B565.59-53/3460/ -1 | 4 |
20 | 刘擎西方现代思想讲义 | 刘擎著 | 新星出版社 2021 | B5/0248 | 4 |
21 | 导读德勒兹 | 克莱尔·科勒布鲁克著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 B565.59/2020 | 4 |
22 | 纯粹理性批判 | (德) 康德著 | 商务印书馆 1960 | B516.31/2040#3 | 4 |
23 | 美学.第2版 | (德) 黑格尔著 | 商务印书馆 1979 | B83/0456/ -2 | 4 |
24 |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 (法) 让-保罗·萨特著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B086/9040/ 1 | 4 |
25 | 东方启蒙:东西方思想的遭遇:the encounter between Asian and Western thought | (美) J. J. 克拉克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 B3/2744 | 4 |
26 | 西方哲学史讲演录 | 赵林著 |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 | B5/4444/ 1 | 4 |
27 | 西西弗神话 | (法) 加缪著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 B565.59/2000/ 5 | 4 |
28 | 小逻辑 | (德) 黑格尔著 | 商务印书馆 2019 | B516.35/0465/ 30 | 4 |
29 | 利维坦.英汉对照全译本 | (英) 霍布斯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 B561.22/0030/ 1 | 4 |
30 | 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第5版 | (法) 米歇尔·福柯著 | 三联书店 2019 | D909.9/5080/ 1-5 | 4 |
31 | 读懂柏拉图的第一本书:《理想国》 | (古希腊) 柏拉图著 | 中国华侨出版社 2012 | B502.232/1700/ 25 | 4 |
32 | 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世纪 | (挪) G. 希尔贝克, N. 伊耶著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2 | B5/9260/ 1 | 4 |
33 | 西西弗神话 | (法) 阿尔贝·加缪著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B565.59/2000/ 4 | 4 |
34 | 苏格拉底的申辩 | (古希腊) 柏拉图著 | 华夏出版社 2007 | B502.231/1700/ 1 | 3 |
35 | 爱弥儿:论教育.第2版 | (法) 卢梭著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 B565.26/7044/ 7-2 | 3 |
36 | 日常生活批判 | (法) 亨利·列斐伏尔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8 | B565.59/7400 | 3 |
37 | 西方哲学十五讲 | 张志伟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 | B5/1242 | 3 |
38 | 西方哲学探赜:邓晓芒自选集 | 邓晓芒著 |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4 | B5-53/1764 | 3 |
39 | 理解的欲求:亚里士多德哲学导论:the desire to understand | (英) 乔纳森·李尔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 | B502.233/7440 | 3 |
40 | 判断力批判.第2版 | (德) 康德著 | 人民出版社 2002 | B516.31/2040/ 10-2 | 3 |
41 | 福柯的界线 | 汪民安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 | B565.59/3173 | 3 |
42 | 尼各马可伦理学 |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著 | 商务印书馆 2003 | B502.233/0700/ 7 | 3 |
43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 (法) 让·雅克·卢梭著 | 九州出版社 2007 | D095.65/7044/ 2 | 3 |
44 | 西方哲学简史 | 赵敦华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 B5/4402/ 1 | 3 |
45 | 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科学 | (德) 康德著 | 商务印书馆 1991 | B516.31/2040/ 20 | 3 |
46 | 存在与时间.第4版 | (德) 马丁·海德格尔著 | 三联书店 2012 | B516.54/0480/ -4 | 3 |
47 | 探索者道路的探索:青年马克思恩格斯哲学思想研究.修订本 | 孙伯鍨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 B516.7/1928/ -1 | 3 |
48 | 蒙田随笔全集 | 蒙田, | 译林出版社 1996 | I565.63/8080/ 4 | 3 |
49 | 第一哲学沉思集 | (法) 勒内·笛卡儿著 | 九州出版社 2007 | B565.21/3470/ 2 | 3 |
50 | 西西弗的神话:加缪荒谬与反抗论集 | (法) 加缪著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 B565.59/2000/ 1 | 3 |
51 | 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 | (美) 梯利著 | 商务印书馆 1995 | B5/3050/ -1 | 3 |
52 |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 | 邓晓芒著 | 三联书店 2008 | B516.31/1764/ 3 | 3 |
53 | 林中路.修订本 | (德) 马丁·海德格尔著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B516.54/0480/ 6-1 | 3 |
54 | 哲学解释学 | (德) 汉斯-格奥尔格·加达默尔著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 B516.59/6006/ 1 | 3 |
55 | 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布尔迪厄访谈录 | 包亚明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7 | B565.59/2716 | 3 |
56 | 存在与时间.第3版 | (德) 马丁·海德格尔著 | 三联书店 2006 | B516.54/0480/ -3 | 3 |
57 | 《真理与方法》解读 | 洪汉鼎编著 | 商务印书馆 2018 | B089.2/3432/ 2 | 3 |
58 | 结构人类学 | (法)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著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 C912.4/7420/ 2 | 3 |
59 |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 | (德) 尼采著 |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04 | B516.47/8455/ 12 | 3 |
60 | 齐美尔与后现代社会理论 | 张小山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20 | B516.59/1292 | 3 |
61 | 维特根斯坦 | (英) 爱德华·坎特里安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0 | B561.59/2040 | 3 |
62 | 哲学家们都干了些什么?:一部严谨却不严肃的哲学史.修订版 | 林欣浩著 |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2 | B5/4473/ -1 | 2 |
63 | 沉思录 | (古罗马) 马可·奥勒留著 | 沈阳出版社 2017 | B502.43/0580/ 2 | 2 |
64 | 不纠结的哲学 | (古罗马) 塞涅卡, 爱比克泰德, 奥勒留著 |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22 | B502.43/9470/ 2 | 2 |
65 | 基督教的本质 | (德) 费尔巴哈著 | 商务印书馆 1984 | B516.36/5470/ 2#1 | 2 |
66 | 人生的智慧 | (德) 阿·叔本华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 B516.41/9200/ 12 | 2 |
67 | 人生的智慧 | (德) 亚瑟·叔本华著 | 海峡文艺出版社 2019 | B516.41/9200/ 41 | 2 |
68 | 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 | (法) 米歇尔·福柯著 | 上海三联书店 2001 | B565.59/5081 | 2 |
69 | 隐喻的身体:梅洛—庞蒂身体现象学研究 | 张尧均编 |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6 | B565.59/1254 | 2 |
70 | 导读阿尔都塞 | 卢克·费雷特著 |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4 | B565.59/5470 | 2 |
71 | 意义与视觉:梅洛-庞蒂美学及其他 | 张颖著 |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2017 | B565.59/1221 | 2 |
72 | 西方哲学导论:中心保持不变吗?:does the center hold? | (美) 唐纳德·帕尔玛著 |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9 | B1/1030#1 | 2 |
73 | 法律篇 | (古希腊) 柏拉图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 B502.232/1700/ 11 | 2 |
74 | 理想国 | (古希腊) 柏拉图著 | 岳麓书社 2010 | B502.232/1700/ 21 | 2 |
75 | 《理想国篇》译注与诠释 | (古希腊) 柏拉图著 |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13 | B502.232/1700/ 31 | 2 |
76 | 柏拉图哲学导论 | (法) 吕克·布里松著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8 | B502.232/1770 | 2 |
77 |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解义 | (英) 康蒲·斯密著 |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 B516.31/9882 | 2 |
78 | 延迟的否定:康德、黑格尔与意识形态批判:Kant, Hegel, and the critique of ideology | (斯洛文尼亚) 斯拉沃热·齐泽克著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6 | B516.31/9490 | 2 |
79 | 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 | 邓晓芒著 | 商务印书馆 2008 | B516.35/1764/ 3 | 2 |
80 | 朝霞 | 尼采著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 B516.47/8455/ 21 | 2 |
81 | 论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 李雪涛译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 B516.53/4020/ 4 | 2 |
82 | 诠释学,真理与方法.修订译本 | (德) 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著 | 商务印书馆 2007 | B516.59/6006/ 4-1 | 2 |
83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 (法) 让-雅克·卢梭著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 D095.65/7044/ 1 | 2 |
84 | 社会契约论 | (法) 卢梭著 | 煤炭工业出版社 2017 | B565.26/7044/ 26 | 2 |
85 | 鲍德里亚的身体思想研究 | 鲁杰著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0 | B565.59/2740 | 2 |
86 | 蘇魯支語錄 | (德) 尼采著 | 商务印书馆 1992 | B516.47/8455/ 10 | 2 |
87 | 物的追问:康德关于先验原理的学说 | (德) 马丁·海德格尔著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 | B516.31/0480 | 2 |
88 | 叔本华随笔 | (德) 叔本华著 | 重庆出版社 2022 | B516.41-53/9200/ 3 | 2 |
89 | 爱这个世界:汉娜·阿伦特传 | (德) 阿洛伊斯·普林茨著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1 | B516.59/1700 | 2 |
90 | 韦伯学说的当代诠释 | 顾忠华著 | 商务印书馆 2016 | B516.59/7152/ 1 | 2 |
91 | 哈贝马斯 | (英) 詹姆斯·戈登·芬利森著 | 译林出版社 2015 | B516.59/5446 | 2 |
92 | 西方哲学史:及其与从古代到现代的政治、社会情况的联系 | (英) 罗素著 | 商务印书馆 1963 | B561.54/7510#3 | 2 |
93 | 卢梭全集 | 李平沤译 | 商务印书馆 2012 | B565.26/7044/ 19 | 2 |
94 | 符号 | (法) 莫里斯·梅洛-庞蒂著 | 商务印书馆 2003 | B565.59/8480 | 2 |
95 | 文之悦 | (法) 罗兰·巴特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 | B565.59/1070 | 2 |
96 | 沉思录 | (古罗马) 玛克斯·奥勒留著 | 译林出版社 2013 | B502.4/0580/ 4 | 2 |
97 | 康德著作全集 | 李秋零主编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2010 | B516.31/2040/ 15 | 2 |
98 | 小逻辑.第2版 | (德) 黑格尔著 | 商务印书馆 1980 | B516.35/0465/ 8-2 | 2 |
99 | 人生的智慧 | (德) 阿·叔本华著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1 | B516.41/9200/ 2 | 2 |
100 | 叔本华人生哲学 | (德) 叔本华著 | 九州出版社 2003 | B516.41/9200/ 5 | 2 |